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师承职业规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医师承职业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愈加丰富,对指导老师指定的中医药典籍著作的领悟更加深刻。每年撰写典籍学习心得3篇以上。
(二)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每年完成不少于30个半天的反映真实学习过程的跟师笔记(具有原始记录性质)。
(三)按照中医药学术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每年完成3篇5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或每月1篇临床经验整理(月记)。
(四)师承人员每年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的、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总结10份。
为了中医文化传承,使得以前一些名老中医的医术不失传,国家近年来开展了中医师承学习方式,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优缺点
2、使得一些在民间很有疗效的诊疗方法得以传承,不至于失传
3、给一些真正喜欢中医又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一个学习中医的机会
缺点1、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滥竽充数
2、这样学出来的医生往往基础薄弱,综合能力不足,诊疗过程中容易出错
我没有师傅,只是喜欢看些中医药方面的书,认识并熟悉数百种草的药用价值,从人的气、味、面、脉可知脏腑之变化,可熟知自己认识的哪些草可治哪些病。非菌性拉肚子、退烧,确保廿四小时内一药病除。自己给自己治病,不碰触法律。有朋友拉的、烧的无办法了,到我处说:能给点汤喝吗,给他一碗汤,第二天毛病就没了。
这是政策所决定的事情。出徒不出徒是学生个人的悟性,有些人刻苦努力,一直喜欢中医,却没有专业学历,进不了中医门。有些人是在混水摸鱼,给再长的时间,也难成气候。所以,就实际临床应用来说,还是3年为好,给真正爱好中医,有中医技能的中医人,早一些提供服务平台!
中医师承报3年好。
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建议选择3年师承。3年师承期满后,可以参加出师考试,通过后获得中医师承出师证,虽然这个证书没有行医资格,但可以在第四年报名参加助理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并注册到医院后,就可以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行医,虽然没有处方权。这一路径适合初学者,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逐步进入中医行业的途径。
中医师承的老师有什么要求?
指导学生学习中医师承的老师,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
2、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中医师承需要多久可以合法行医?
中医师承的学生首先需要跟师学习3年,3年期限满之后,就可以在符合报考条件的前提下,去参加各省市[_a***_]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医师承考试,考试时主要是考综合笔试和临床实际技能考试,考试时可以通过上学吧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APP等学习工具去复习,通过考试即可获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其次,获得证书之后,在一些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就可以继续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该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到时候就可以完全独立行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师承职业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师承职业规划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eeconferencesource.com/post/5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