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阆中北极星职业培训学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阆中北极星职业培训学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甘德、石申,战国时天文学家。后人把他们的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里记录了800颗恒星的名字,其中121颗恒星的位置已被测定,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
落下闳(公元前140~前87年),西汉时期天文学家,是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创制《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历法。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科学论断。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被称为圆周率之父。他创制了《大明历》,首次引入了岁差。
张遂(一行)(683~727),唐朝高僧,著名的天文学家。主持编制《大衍历》,纠正了我国古天文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关于子午线“一畿千里,影差一寸”的错误计算公式,对人们正确认识地球做出了重大贡献。
郭守敬(1231~1316),元代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授时历》。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比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历》早了整整300年。
沈括(约1033~10***),北宋时期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他测定出北极星与北天极之间的距离“三度有余”。在晚年,他提出一种全新的纯阴历《十二气历》,这种历法简单明了,便于指导农事。
徐光启(1562~1633),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人。徐光启参用西历,编译成了《崇祯历书》,这本系统介绍了欧洲天文学知识的巨著,包括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理论、仪器、计算和测量方法。
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他翻译了赫歇耳的《天文学纲要》一书,名为《谈天》,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学说,而且他第一次在中国使用了无穷级数的概念来求解开普勒方程。
“思无邪”本来是《诗经·鲁颂·駉》里的一句话,意思是“思想没有邪恶的东西”。 孔子引用《诗经》中的“思无邪”总体评价《诗经》,对《诗经》予以充分肯定。
对“思无邪”,杨伯峻在他的《译注》中认为,“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当作“思想”解。清人俞樾《曲园杂撰·说项》中也这样说。看起来是杨伯峻***用了俞樾的观点。
杨伯峻、俞樾此说差矣!《诗经》是孔子整理的,孔子就是《诗经》同时代的人,他比后人更了解、更理解《诗经》的含义,孔子用“想”、“思想”解释“思”当是用的本义,后来之人凭什么妄断“思”无意义,凭什么妄断孔子独创了“思想”解?我逐一排查了《诗经》中《左传》中的“思”,没有找到“思”无意义语音词的真正例子。
思无邪,是孔子为响应天子"献诗"号召, 将三千多首古诗经过删改,整理后留下的"总结"。
所谓"无邪",就是"爱"与"恨"不需要理由。"思"是没有过错的。
《诗经》里面原本有三千多首,经过孔子之手,该删的都删掉了。已经干干净净了。 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洁本"。
现在是不是要问一声孔子在编纂《诗经》时的标准是什么?删改的诗又到哪里去了呢?
孔子是向往西周的。他的一生都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 因此,有理由得出孔子删改《诗经》结论的标准是: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思。不符合周礼的事,想都不要想。
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可见孔子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中,诗是放在第一位的。 《诗经》冠"五经"之首,也不是浪得虚名。
如果诗的内容不符合儒家的思想,那还得了。这也许就是孔子删改《诗经》的标准。
爰***唐矣? 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麦矣? 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葑矣? 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 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这首《诗经》中叫做《桑中》的爱情诗,按照孔子标准,是"思无邪";然而按照朱熹的标准,却成了淫诗。只不过朱熹畏于孔子的名头,无论如何是不敢删掉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阆中北极星职业培训学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阆中北极星职业培训学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eeconferencesource.com/post/4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