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 > 正文

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财务人员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财务行业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财务行业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首先,财务人员在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融资投资事务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是好事。同时,也对财务人员在工作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财务人员入职后,做的头一份工作是现金会计/出纳,就是只管企业的钱用去了哪里,相关人员把钱用掉之后需要提交对应的合法凭证来证明,否则就是违反了财务制度,严重的可以算得上职务侵占。这份工作的目的是让财务人员对公司的相关财务规定有一个比较细致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财务人员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个阶段就是去做账。有些是分部门的账,有些是分地区的账。学会计的同学都知道,想要把账做平是一门技术活。资产负债表,收入表和现金流表做的溜溜的,对每个项目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对公司的三表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对收入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那一块的业务,过去几年这个业务的增长情况是如何的。然后再对比现金流表,看出这块业务上现金出入,把控风险

到最后一个阶段,有了对整个公司的财务情况的分析,才能够结合公司的实际状况给出成本控制或者融资投资上的建议。这时候,不仅仅是会计业务的知识要熟练,还需要对行业趋势、技术发展金融情况都有所了解,才能从big picture上给出公司发展正确的建议。

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财务人员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这四个阶段,每个人通常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3-5年的实操经验,加上每个阶段的读书充电

财务的职业规划特别重要,否则真的很难有质的飞跃。

我的个人经历大体应征了这一点,我大体说一下我的学习经历,自考专科、自考本科,MBA研究生,由于非统招一直都是我投简历的诟病,可能有了研究生能好了一些,但是实际上心里还是很没有自信的。

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财务人员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说说我的证书经历,大学毕业过了注会专业阶段,注会综合考了2年,12年拿到初级会计师,13年拿到注会,16年拿到中级会计师,19年拿到MBA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20年考过税务师,21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通过,22年准备评审。

工作经历,大学毕业我就去了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再国内前20大事务所呆了3家,先后干了5年的审计,做过国企央企业务、IPO业务、上市公司收购业务,参与过国企年度决算、预算会审工作,然后去了向往中的投行,但是由于非一线城市机构业务很少,干了一年多,趁机去了企业。我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做合并报表这一块,并负责日常的稽核。由于工作地点较远,通勤时间太长,干了2年到了一家拟上市的新三板公司负责财务合规及上市筹划方面。干了3年左右,上市是漫长却需要长期出差,有个机会看到国企招聘,就到了现在的国企工作,负责财务和审计方面的工作。

对于事务所转财务可以参照我的路线去发展,财务前期升到财务主管就基本到头了,对于稍微大点的企业,财务经理岗位基本从内部培养的可能性不大,都是想从外面招聘能力好,专业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对于财务来说,提升自身素质至关重要,考证是必备的,尤其注会,如果想在财务行业发展,必须拿下。高级会计师,在国企,央企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直接与你的工资挂钩的。所以财务的规划分为两条线,一方面考证,另一方面就是自我能力的提升。

自我能力的提升就是实操的能力,你要能顶起来,不是你做财务经理,你连日常的工作都不会,这是不可以的,你要日常的工作都了如指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将所学的东西能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尤其进入管理层,领导随时抛出一个与业务相关的财务问题,你要迅速给出一个合理化的方案,这就需要你的需要质的飞跃的能力。

财务到了一定时候都会有个瓶颈期,突破这个阶段,就是财务总监级别,但是突破不了只能在财务经理这一块,多关注我,分享我的财务税务审计小知识,也会分享我的工作经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务人员如何规划职业规划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