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校职称对应职业规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校职称对应职业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今年的职称评定申报刚刚结束,小编我很是认真的学习了职评文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我从一下两个方面给诸位分享:
1、学历与申报专业
学历就不解释来,申报专业指教师资格证上的专业,除申报一些特殊专业(入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学历应与申报专业一致或相近外,其他所学专业不作硬性要求。
2、从事专业与申报专业问题,其实,很多学校都存在这种情况,根据学校的需要,改教不符科目,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是,哪位如需要了解其他职评问题,可关注我。
初级职称对于专业要求不严,可以跨专业。中级职称要求从事本专业年限,跨专业评职称很困难。可走破格路线,即不具备条件,但有工作成绩的,可以参加(具体要求各地人事局可能不一样,要去当地问)。
职称是证明一个人的学历和能力要求的,有点用。如好多招聘或升职的,就明确要求要什么职称的。
真正职称评定应该是跟能力挂钩的,但是没有人也没有部门对于能力做正确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际上应该是评定能力的部门,如果人力***部门能秉承公平公正性而作为来评价职称,也不会有因为评职称带来的矛盾了!
评职称应该考虑一下工作年限,但绝不能唯年限论,还应该结合工作业绩。两者兼顾,既尊重了老教师的坚持,又激励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怕的就是唯领导、唯形式论。有些学校领导把职称限额、尤其是高级限额都垄断了,让普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反而跟教师讲奉献,简直***至极。还有些学校领导给教师评职称时,唯课题、论文论,不看教学业绩,让努力搞教学工作的教师晋升职称无门,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评职称跟教龄掛勾最合理,跟学历掛勾也是必须的,高学历的人,读书时间也比低学历的人,时间要多,如果高低一样,这不公平,业绩也是重要的评职称条件,但要有硬件。这样既有苦劳,也有功劳,合情合理。
评职称往往要求具备好几个条件,应该把教龄作为其中一个条件。我们这里,以前有一个中师毕业生,教学才几年,年龄不足三十岁,晋升为高级职称,成为全县最年轻高级教师。而教过他的老师,教书一辈子到退休未晋上高级。我认为教龄应为一个重要条件。
评职称跟工作年限挂钩没错,具体的说应该说专业工作年限,也就是要与你所评专业对口。举个例子,比如你要评电气工程师,结果后三年你到了政工部门,那这个专业年限就停止了,你要从新考虑晋升政工师了。
除了专业工作年限,硬性指标还有学历,博士的话,晋级工作年限就更少,比如博士从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只需要两年,而本科则需要5年。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年限,主要是考虑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的工作业绩和成果,另外在工作履历上也会有变化。
那有人会说,优秀人才就会被埋没了么?不会的,可以破格申请的,比如你获得全国性创新成果,或者集团竞赛一等奖,集团技术能手等是可以
破格晋级的。也有人担心名额分配,这个是一定有的,而且越是高级职称名额越少,这是为了保证质量吧,所以投机取巧就不要指望了,最近对诚信管理又有了新举措,一旦弄虚作***一定会严肃处理。
够年限就一定能晋升么?一定不是,硬件一定要硬,什么全国性奖励、国家一级刊物、专业论文和报告以及层次都比较重要。这些硬件比年限重要多了,所以不要太多在乎年限,工作业绩和水平才是硬道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校职称对应职业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校职称对应职业规划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eeconferencesource.com/post/4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