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汕尾公益职业规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汕尾公益职业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人已经在汕尾生活了2年,虽然这次回答,可能会得不到部分人的认可,但我自身觉得我的观点还是符合大部分人的观点!
本人的观点还是从几个部分切入,地理位置、生活、出行、住房这个大众化的点说起。
地理位置:从所属的区域上看,确实汕尾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些大家都知道我也不在介绍了。
生活:几年前的汕尾,每个周末基本去到城区都可以看到沿街的商铺大部分都是关着门的,当时吃一个美味的肠粉也才6块钱,一份美味多料粿条汤也才8-10块钱不等小细节。今时今日的汕尾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周末也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商铺和饭店开着门,从个人的角度看,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店租、人工的成本在不断的上涨,以及人的需求高了!肠粉也从6块涨到8块,料也越来越少,一份粿条也从10元涨到12元,相对应的料也减少了。
出行:几年前的摩托车、三轮车在汕尾遍地都是,现在慢慢的三轮车也退出了,私家车和公共汽车多了,但个人感觉日常出现在城区的话,电摩托车还是很方便的,至少比你打滴滴便宜,比你坐公共汽车要省时间,因为城区内红绿灯不是一般的多,哈哈~~
住房:现在在城区,比如三房两厅的2000起是最少的,想要交通方便、环境好的3000少不了的,像我单身一房一厅的在信利附近都要1500左右了。论买房,几年前汕尾房子在起的时候,已经被很多炒房客买完了,今时今日的房价在汕尾城区普遍未装修的都要1万,1㎡以上了,在中心的还不止,二手房的也不用说了,一个字贵。
在汕尾生活,打工族的工资普遍都在2500-4000块左右,个体商户的就另说了,除了一些汕尾本地居民,外来的打工族以上的工资基本都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了~~所以从这些小小的问题都可以知道经济发展能不乏力吗,低工资根本都快赶不上物价了
不止汕尾,整个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翼,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的地理位置都不错,但经济发展都比较乏力,跟珠三角比有很大的差距。
其中汕头还是经济特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历史上也是有名的通商口岸,恩格斯曾经说:“汕头是远东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但汕头的经济发展却被其他三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远远甩在后面,其中深圳早已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一线大城市,而汕头经济特区则成了“经济特别贫困的地区”。
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为什么不发展或为什么发展迅速,是经济学家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有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不是地理位置,也不是自然***或其他原因,而是管理制度。
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解释为什么潮汕地区的发展落后。
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好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保障市场能够充分竞争,保证资本和技术能得到最大效率的运用。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市场?
市场是指由很多卖者和买者组成的共同体,卖者提供产品或服务,买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比如***都要穿衣服,就会有许多卖衣服的卖者,和许多买衣服的买者,他们就组成一个“服装市场”;再比如***都要吃饭,就会有许多提供食物的卖者,和许多购买食物的买者,他们组成一个“餐饮市场”。
潮汕地区有崇尚经商的传统,***都想做生意,最后大家都成了“卖者”,而买者很少,市场构成不合理。所以你会看到,潮汕地区做生意的人很多,但每个人都做不大。
另一方面,因为潮汕地区的生意都被潮汕人做完了,导致外地的企业很难“挤”进来,它们的资金也很难进入潮汕地区。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不仅要有健康的市场环境,还需要资金、人才和技术。由于潮汕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潮汕人普遍喜欢抱团,排斥外地人,办事情喜欢拉关系、讲人情,没有诚信意识,而且独特难懂的语言也让外地人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会。
乏力吗?不见得吧,你是没来过汕尾!在深圳大力扶助下,比亚迪等多数大型企业在汕尾安家,在大湾海边的夜景丝毫不亚于小香港!
图为我在汕尾妈祖庙,海边夜景真的很漂亮!
这张图是比亚迪在汕尾建的新产业园区,周围的地产行业,饮食,旅游***等相继开发中。
在城区红草镇这一带已经全面归化,经济产业链也逐步形成,之所以在之前让我们感觉乏力是因为汕尾本想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轻重等工业的滞后导致人口流量上不来。
近两年这一点已经开始改善了,现在的汕可不比之前,前两天去市区还堵车,可见人流量连流量已经开始增多。
可以预见汕尾在未来两到三年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汕尾公益职业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汕尾公益职业规划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eeconferencesource.com/post/3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