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科类培训转型职业培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科类培训转型职业培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行业已经没希望了,与其耗着浪费青春,不如趁早找新的出路。危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危,对少数牛人来说是机。对于一些牛人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但需要解决政策上的障碍,规避疫情的影响,建立一个全新的模式。
我从2010年开始先做托管,后来开始做英语类培训,最好的时候是2012年到2017年,从2018年开始,随着教培行业的快速增长,生源就开始缩水,而且管控严格,尤其是2020年疫情开始,最先停的是教培,最后开的也是教培,而且检查不断,双减之后更是难上加难,今年刚开学又遇上疫情,现在来看疫情之后开学也上不了多长时间了,然后马上又***期了,与其整天提心吊胆的不甘心,还不如早点转方向,我们不能跟国家政策唱反调,毕竟国家不倡导。
简单一句话。想干就听话➕坚持。不想干最简单。打包走人。追咯很多网上有人在议论未来怎么样怎么样。个人觉得都没有用。第一,做事业不是靠猜测的。第二,做事业都是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不合规就让自己合规就完了。第三,别总怕自己赔钱或者没钱支撑,这行业本来就是半公益性质的事业。你非要想利用他来赚大钱,你不吃亏谁吃亏。我是做艺术类的。疫情这三年,已经负债20几万了,但是说真的,压力肯定有,但是并不大,
任何行业都是这样,所有人认为不行的时候反而更容易做下去,变个花样就可以了,一楼门市没有了,还有三四五六楼呢,一个30个人的班级没有了,你改成五个6人班,钱赚的反而多了,一楼教培的取缔,并没有改变大多数家长的思维,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继续上学,学不会的,笨的,不懂得,老师不教的,这些还是得靠教培,一句话,原来的模式是不能用了,动动脑子,你会发现过得更好
这个行业肯定不行了,机构是不可能有生存空间了,隔三差五就得查你,好多老师都躲进了小区搞一对一培训,风险成本很大,目前教育局也鼓励从事教培的转行去做人力,素质这块,早做打算吧,别耗了
国家整顿的是文化课的培训,因为双轨制教育让中小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让众多家庭加重经济负担,社会影响巨大。人们对课外培训机构既爱又恨,引发学校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以及培训班与学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不再以成绩论英雄,应试教育终将退出舞台,素质教育将成为主流。英语、数学、语文、品德、化学、物理等科目都不允许出现在补课班内授课。同时明确规定,周六周日、节***日不允许开设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
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类的培训是漏网之鱼,完全可以尽情遨游在培训的海洋里。提倡素质教育,就给予了除了文化课以外的各种学科肥沃土壤,像钢琴、古筝、小提琴、吉他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乐器更受追捧。孩子们不上文化课培训,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乐器的学习中。
众多校外培训机构谋求生存与发展,作为困难时期的过渡,必定转换思路,投入艺术教育,接下来的乐器培训必定遍地开花。有市场有需求,何愁琴行业没有出路呢
只能说需要转型,你说的毁灭,我觉得应该不会,只能说竞争更加具大,毕竟从自面意思来说,节***日,休息日,寒暑***不能参加学科类培训,所以周一到周五放学到网上9点这个时间,就要抢生源了。带来的问题就是,招生成本增加,学生量上来了,就要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场地不够大,你要是扩大场地,这个房屋成本就要多了。想要挣的跟原来一样,肯定是不现实了。
所以转型是肯定必须的。如何转,转到哪里,怎么转,这个是继续解决的问题,但是不至于毁灭,尤其是一些大机构,其实有资金,有***,怎么转其实很容易,关键问题,就是转到哪里。
当然了,成人培训,艺术培训,这些还是没有太大影响的。不过还要看课后托管服务,当地政策的制定,才能看看未来究竟如何影响。
以上个人想法,不喜勿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科类培训转型职业培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科类培训转型职业培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eeconferencesource.com/post/1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