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肥皖华职业培训学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合肥皖华职业培训学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有一个成语叫逐鹿中原,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常说的这个中原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中原有多种含义,大体如下:
一: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主要包括河南大部、山东西部、陕西东部及河北、山西的南部地区。
二、相对于广义的中原来说,狭义的中原主要指河南一带。河南位于黄河下游,人类很早就在此活动、繁衍,后来又有多家王朝在此建都,建都历史比较长的地方有洛阳和开封。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河南一带沃野千里,土地肥沃,适合耕作;再者隋唐以后运河开通,水运方便,中央***所需粮米、财物大多来自江南一带,这也是后世经营中原的原因之一。 北宋《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开封一带中原风光
河南自古有中原之称,这个称呼沿用至今,现在河南省许多高校、企业、街道等还经常以中原命名,比如中原工学院、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三、在古代,相对于外族,中原还是中国或者汉族正统***的别称。比如两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辽金入侵,中原指的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宋代汉族***。中原的这个含义,我们原来常常在评书或戏曲中看到,在此就不再展开了。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咋说呢?中原这俩字,他不是简单的地理名词,他更多的指的是一种文化和文明。
这要说:“咱这嘎达就是中原地区!”兜这么一句话,感觉挺有份的,毕竟咱大华夏文明流传这多年,历史上这文明,那文明都消失了七七八八了,独独就剩下咱这根红苗正的,这就是独一份的事。
这再加上,咱这嘎达流传了上下五千年的这么一句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你都搁中原这地住着,这就相当于咱就在天下这块住着,那当然感觉不一样了。
他有这么个解释,说狭义的这指的就是河南省。这话您说对吧?他也对。
毕竟河南这块的古都他也多,您比方说洛阳这块,这太有名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四千多年的建城史,还有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
咱大华夏这嘎达拢共四百多位帝王,有一百零五个就搁这洛阳建立了都城,搁过去这叫定鼎中原,被人叫做千年帝都,十三朝古都,这没得说。您要说这,还真不过分。
还有那河南开封,八朝古都,咱听评书啥的,都知道这地,或者历史上发生个啥事,这多多少少都会有这地。
都说夜郎自大,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国家。其实早年间的国人也很自高自大,觉得自己就是天底下的一哥,是当仁不让的中心。
所以我们祖先才给自己取名中国,把中国的中心叫中州,中原;对周边地区成为边陲、边塞、边疆和蛮夷。因为过去交通不发达,科技不发达,中国人认为世界很小,中国很大,有这样的错觉也很正常,因为放眼四海,中原地区的文明的确最发达。
而中原这个名称古已有之,中原这个词早在周朝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的《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篇首次提到了"中原":
这是关于中原的最早记载,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把自己当成天下的老大,自我陶醉起来。
不过,我们祖先的自恋也并非都是盲目的,因为中原地区土地肥沃、风调雨顺、交通发达、风光秀丽。从历史角度讲,黄河是母亲河,而中原是黄河流经的地方。所以,黄河母亲哺育了我们,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而华夏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可见,我们祖先的骄傲还是有资本的。
所以说河南人非常骄傲,他们觉得河南才是中国的心脏,是最牛气的地方。河南人说起中原地区的历史,都会如数家珍。比如开封是六朝古都,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而袁世凯的第二故乡安阳,则是七朝古都,河南省会郑州,曾经是夏商的都城。更具体地说,历史上有20几个朝代建都中原、300多个帝王在中原这片土地上运筹帷幄,书写历史。
因此说,中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是中国三千年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所以中国政治家把中原看做打江山的必争之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说。那些风云人物把中原当做权斗的政治舞台,把称雄天下叫"逐鹿中原";把夺取天下,赢得***叫"问鼎中原"。
春秋时候,周朝已经衰败,中央***没有权威,诸侯各自为政,战乱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那时候楚国非常强大,到处搞侵略扩张、野心勃勃。楚庄王出师北伐,得胜后把大军开到了周天子的都城洛阳郊外,举行阅兵仪式耀武扬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reeconferencesource.com/post/14053.html